fbpx

前言

實習轉正後,除了原本執行的任務之外,也接下了一個相當艱難的挑戰:帶領實習生。包含基礎的教育訓練、態度及成長評估,當然少不了專案的企劃執行,以及事後檢討。當時的心情可謂五味雜陳,除了轉正的喜悅之外,也開始懷疑自己,是否真的能勝任這項任務,即便Boss給了我許多建議跟想法,依舊無法弭平緊張的情緒。

這大概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有這麼濃烈的成長渴望,我很擔心沒有能力讓實習生們在這裡有所學,很害怕沒有辦法給予他們實際回饋或技術的分享,於是下定決心想盡辦法成長,也因此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。這篇匯整我這7個月以來的學習及成長歷程,我將整個心路歷程整理並記錄,希望可以幫助到與我一樣迷惘的人類。


ARIER心法-眾人皆知,卻難以落實?

這是屬於我的一套學習方式,其實步驟耳熟能詳,但僅有少數人能夠徹底執行,這些步驟缺一不可,想要創造一個學習的良性循環,必須要有很大的毅力才有辦法完成。

「ARIER」為這些步驟的英文縮寫,分別為大量閱讀(Abundant Reading)、內化(Internalization)、執行(Execute)及檢討(Review)。以上步驟與常見的農場文似乎沒有不同,到底這些老掉牙的理論能夠帶來多少改變與成長?這次我將著重於各步驟的細節以及實際的執行心得來分享。


大量閱讀(Abundant Reading)

大量閱讀是最基本的步驟,也是Boss給我的建議,先充實資料庫,才有東西可以消化運用。社群、管理、經濟、3C、文化、歷史甚至旅遊,都在我的閱讀清單之中,我不會特別限定自己閱讀的種類範圍,但會調適比例,講白了就像一位營養師在安排每日菜單,必須取得一個平衡,當然除了料理外,烹飪的手法也是需要注意的。

閱讀僅限於書本?

除了紙本的書籍雜誌外,Youtube也是一個不錯的管道,YT上主要Follow的像是行銷、社群、管理的頻道,當然Social Media上也有許多專頁會不定時發布一些財經商管的文章,這些都可以善加利用。

整體來說,比例我大約抓在7(書籍):2(YouTube):1(Social Media),可以明顯看得出來,書籍還是我的學習主要管道,因為相較於其他選項,書中呈現的內容會更全面深入,但在影片或社群上,由於其他因素的考量,通常內容較為精簡。再加上YT及Social Media上的資訊,其他人也會看到,幾乎可以說是Common Sense了,對我來說這樣只有「追平」水準,若想「領先」製造落差,得針對內容更深入探究才行。

YT的部分我通常是做菜或剛起床時放出來用聽的,除非聽到重點或好奇的內容,否則盯著看對我來說是個低效率的選擇;而Social Media的話就是滑手機時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資訊或資源,僅止於此。

推薦書單?書籍不論新舊,經典不要錯過。

許多人有些迷思,書只挑新的看,認為舊的概念已經落後了,但我個人不太認同。我挑書時不會將新舊作為篩選依據,許多新書外觀包裝得很好,但內容不扎實,而早些時日所發表的理論不見得落後,單憑出版時間來挑選,恐怕會錯過許多學習的機會。

雜誌的部分像是商業週刊、天下雜誌或經理人都是不錯的選擇,Cheers快樂工作人我也有訂閱,但個人覺得可能不太適合我目前的需要,大家可以自行評估。書籍的部分可以參考我的專欄-《閱讀充電》,我會將我讀完覺得不錯的書籍,在這個專欄上分享心得或反思。

挑書的話我還是傾向到實體店面購買,一來是我本來就喜歡逛書店,二來是我可以更精準地找出我需要的書籍,即便現在線上書城幾乎都有提供試閱服務,但我仍舊喜愛親手挑書的感覺。


內化(Internalization)

絕對不是閱讀完就能有所收穫,將近80%以上的內容(甚至更多),在讀完後2周內就會忘的一乾二淨,因此我們需要內化這些知識,使其黏著度提升。內化知識有許多方式,有些人選擇作筆記,有些人選擇冥想,有些人選擇不斷的重複閱讀,而最適合我的方式是「寫文章」。

文章編寫的第一步需要思考整體架構, 此時必須回想書中內容該如何取捨,透過這個流程,篩選出重點。在撰寫的過程中,仍須不斷回顧在書中所汲取到的內容,判斷是否符合邏輯,或是根據以往的經驗,判斷與書中所提是否吻合。這段思考過程總是干擾我文章產出的節奏,卻也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環節,因為這才是真正吸收的開始,當你開始去思考「是」與「否」時,內容將更深刻地烙印在腦海裡。

閱讀的當下,我們都走入了作者的邏輯,怎麼看都覺得合理,但跳出來思考後,加入想法、邏輯及個人經驗,此時的碰撞實為精彩,開始會對內容感到疑惑甚至懷疑,這也正是成長的開端。


執行(Execute)

「執行」是許多人最愛的一個環節,終於可以動手驗證所學,好好施展一番理想報復。而此時必須特別拿捏「彈性」這件事,這會是影響執行面最大的變因。

很多人習慣將所學的內容一股腦地套進手邊的專案或環境下,我個人並不是很建議這樣做。可以把每個事件想像成獨立的人,有些外貌得相像、有些體型類似,即便是雙胞胎,都還是有些微差異。事件也是如此,大方向上或許類似,但在細節處就會發現不同。我喜歡拿西裝來比喻,「訂做的西裝」及「現有的西裝」其實都能穿,但從肩線、腰線以及整體的設計細節,就能影響整體禮儀風格,在舒適度上也有差距。

執行時不要忘記思考,當你應用後發現不合時,可以開始反推,尋找原因。像是在創建團隊執行環境時,為何燈塔方法在團隊中無法成功營造出有目標性的執行風氣?是因為團隊性質本身就不符合嗎?抑或在執行層面上有哪些遺漏的環節?

找出理論與實際的差距,就是「執行」最重要的目的。專案的優劣,往往就是在這些小細節進行拉鋸,60分及90分,看你怎麼選擇了。


檢討(Review)

這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極其重要的環節,世界上知名的團隊對於「檢討」這個環節皆相當重視,甚至衍生出獨特的檢討方式,像是皮克斯的「腦力信託」(BrainTrust)、海豹部隊的「行動後學習」(After-Action Review)。在檢討時,最痛苦的是「心境」,必須徹底放下身段及面子,真實的回饋所有想法,坦然面對所有的錯誤。此時無須掩蓋,僅需真實的提出回饋,才能避免下次重蹈覆轍。

XMind Zen是我生活中的必備利器,從專案企劃到旅遊規畫都相當好用。

我習慣透過心智圖軟體XMind Zen將專案的檢討內容整理成Map,依照Before、ING、After分開檢視。每提出一個問題,就一定要有一個對應的解決辦法,不然對未來的執行是不會有任何幫助的。而當日後要再執行類似專案時,這份Map將會是一份相當具參考價值的資訊。

檢討,除了找出可改善環節之外,更是一個「面對自我」的艱辛過程,如同在海豹部隊、皮克斯、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等知名團隊中,忍受情緒上的痛苦及無能的感覺也是必經的過程(而且時不時就需要經歷),但就像任何健身運動一樣,關鍵是要了解痛苦不是問題,而是變得更強大的途徑。


ARIER步驟很簡單,為何難以落實?

閱讀、內化、執行、檢討,這四個相當耳熟能詳的步驟,為何許多人難以落實,或是開始了卻無法持續?「沒有目標」「不習慣」是最主要且致命的原因。

想要成長,你不能沒有目標。

關於目標設立,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《想找到突破口?先練習「設目標」吧!》,裡面針對目標這件事有更深入的見解與心得分享。

起初我的目標也是相當模糊,單純渴望成長,但要如何執行也沒有個底。碰巧看到Youtuber-睿伯R-Bay在分享他成長的心路歷程,而R-Bay的生活作息,跟我有的非常相似,但他卻可以有如此的工作效率;再加上當時看到凱閔哥寫的一篇文章-《不是只有工程師需要 Side Project!工作之外的學習,是更多的成長》,這兩位超級強人的分享與刺激,讓我正式開始了這場成長之旅。

駕馭生活,不要反被生活束縛了!

我們的生活習慣大大影響著我們,雖然我的作息已算是相當規律,但在這次計畫中,我仍舊刻意調整了幾個習慣。

作息時間調整>>11點睡、6點半起床

雖然我的作息算是比較健康的,但有時忙起來也會弄到2、3點才睡,但我的身體僅能接受早睡早起,即便晚睡,還是會早起……,隔天就會頭痛到無法集中精神。所以在這個調整中,我讓整體的作息更趨向穩定,有健康的身體及清晰的思路,才有辦法更有效率的工作及學習。

起床後滑手機>>起床後喝溫水、看書

許多人應該跟我一樣,起床後按掉鬧鐘就開始滑手機醒腦。但後來發現,其實一大早的手機通知,將近90%的都是不重要的訊息,但我時常因為這些訊息不自覺的消磨許多時間。因此我選擇在清醒後會到客廳裝杯溫水,然後趁著思路最清晰時開始閱讀,手機則是出門前將重點訊息回覆後,剩下進入公司再行處理。

進公司後開信箱、後台>>先打開Planner整理今日重點

Micosoft Planner是個很棒的輔助工具

打開信箱後,客戶詢價信、客服通知、電商檔期活動通知,各式各樣的訊息容易讓我們的工作失焦,整體的節奏很容易被拉走,因此我將先開信箱這個習慣,改成先整理當日工作重點,確認輕重緩急後,再打開信箱決定工作順序。

整體來說我比較大的調整是在「生活」的部分,將作息調整得更穩定,讓身體更有元氣及精神,再搭配工作習慣的微調,讓時間做更有效率的運用。


我在ARIER成長法的心得

執行到現在也七個多月了,很難具體說出潛移默化的成長有哪些,唯能感受到每次的專案執行,節奏越來越清楚,直覺越來越敏銳,我相信絕對與腦中資料庫的擴增少不了關係。

放下成見,正視脆弱

許多時候我們無法前進,是因為我們將成見和藉口蓋成堡壘,躲在裡面。我們想要掩飾自己的無能,自以為是的預設立場,好像我們已經做過一樣,這一切都是我們不願面對我們的脆弱。

「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」

-孟子

改變思考的角度

只要「改變思考邏輯」,生活中其實充滿著學習機會。逛百貨公司時,思考各樓層的動線規劃及櫃位為何是這樣安排;看Youtube時,反思整體影片的劇本編寫邏輯和推測剪輯的想法;線上購物時,以消費者的角度感受平台整體的消費體驗,找出是否有可改善之處。以上所述就是我每天所做的事,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。

正所謂「危機即是轉機」,當你得到失敗的消費體驗時,除了埋怨之外,可以反思「我們的產品是否也有可能產生同樣的問題呢?」當你能隨時切換思考的角度,就能看透其他人的思考邏輯,更快洞悉的商業模式,而成長的種子,同時也在默默發芽中。
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內容,歡迎同步訂閱我的 Facebook 專頁:雜談ZaTan,或是在右側訂閱電子報。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於生活、工作或開箱的資訊。若有任何問題也歡迎透過粉專私訊給我,收到訊息後我將盡快回覆。